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第1号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9:23:30   浏览:95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第1号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第1号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第1号



鉴于日本政府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实行了不公正的贸易限制措施,构成了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歧视性待遇,并已对中国出口产品和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虽经中方多次交涉,日方仍未改变其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6条的规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01年6月22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机、空气调节器加征税率为100%的特别关税。
特此公告。

附件1:征收特别关税的计算公式

关税=关税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特别关税=关税完税价格×特别关税税率
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
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
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

附件2:征收特别关税商品税号和具体商品名称清单

--------------------------------------------------------
| 商 品 类 别 | 税则号列 | 商 品 名 称 |
|---------------|----------|---------------------------|
| | 87021091 |≥30座大型客车(柴油型) |
| |----------|---------------------------|
| | 87021092 |≥20座,但≤29座的客车 |
| |----------|---------------------------|
| | 87021093 |≥10座,但≤19座的客车 |
| |----------|---------------------------|
| | 87029010 |≥30座大型客车(非柴油型) |
| |----------|---------------------------|
| | 87029020 |≥20座,但≤29座的客车(非柴油型) |
| |----------|---------------------------|
| | 87029030 |≥10座,但≤19座的客车(非柴油型) |
| |----------|---------------------------|
| | 87032130 |排气量≤1L的小轿车 |
| |----------|---------------------------|
| | 87032190 |排气量≤1L其他车辆 |
| |----------|---------------------------|

| | 87032230 |1L<排气量≤1.5L的小轿车 |
| |----------|---------------------------|
| | 87032240 |1L<排气量≤1.5L的越野车 |
| |----------|---------------------------|
| | 87032250 |1L<排气量≤1.5L,≤9座的小客车 |
| |----------|---------------------------|
| | 87032290 |1L<排气量≤1.5L的其他车辆 |
| |----------|---------------------------|
| | 87032314 |1.5L<排气量≤2.5L的小轿车 |
| |----------|---------------------------|
| | 87032315 |1.5L<排气量≤2.5L的越野车 |
| |----------|---------------------------|
| | 87032316 |1.5L<排气量≤2.5L,≤9座的小客车 |
| |----------|---------------------------|
| | 87032319 |1.5L<排气量≤2.5L的其他车辆 |
| |----------|---------------------------|
| | 87032334 |2.5L<排气量≤3L的小轿车 |
| |----------|---------------------------|
| | 87032335 |2.5L<排气量≤3L的越野车 |
| |----------|---------------------------|

| | 87032336 |2.5L<排气量≤3L,≤9座的小客车 |
| |----------|---------------------------|
| | 87032339 |2.5L<排气量≤3L的其他车辆 |
| |----------|---------------------------|
| | 87032430 |排气量>3L的小轿车 |
| |----------|---------------------------|
| | 87032440 |排气量>3L的越野车 |
| |----------|---------------------------|
| | 87032450 |排气量>3L,≤9座的小客车 |
| |----------|---------------------------|
| | 87032490 |排气量>3L的其他车辆 |
| |----------|---------------------------|
| | 87033130 |排气量≤1.5L的柴油型小轿车 |
| |----------|---------------------------|
| | 87033140 |排气量≤1.5L的柴油型越野车 |
| 汽 车 |----------|---------------------------|
| | 87033150 |排气量≤1.5L,≤9座的柴油型小客车 |
| |----------|---------------------------|
| | 87033190 |排气量≤1.5L的柴油型其他车辆 |
| |----------|---------------------------|
| | 87033230 |1.5L<排气量≤2.5L的柴油型小轿车 |
| |----------|---------------------------|
| | 87033240 |1.5L<排气量≤2.5L的柴油型越野车 |
| |----------|---------------------------|
| | 87033250 |1.5L<排气量≤2.5L,≤9座的柴油型小客车 |
| |----------|---------------------------|

| | 87033290 |1.5L<排气量≤2.5L的柴油型其他车辆 |
| |----------|---------------------------|
| | 87033330 |排气量>2.5L柴油型的小轿车 |
| |----------|---------------------------|
| | 87033340 |排气量>2.5L的柴油型越野车 |
| |----------|---------------------------|
| | 87033350 |排气量>2.5L,≤9座的柴油型小客车 |
| |----------|---------------------------|
| | 87033390 |排气量>2.5L的柴油型其他车辆 |
| |----------|---------------------------|
| | 87039000 |装有压燃式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机动车辆 |
| |----------|---------------------------|
| | 87042100 |柴油型其他小型货车 |
| |----------|---------------------------|
| | 87042230 |柴油型其他中型货车 |
| |----------|---------------------------|
| | 87042240 |柴油型其他重型货车 |
| |----------|---------------------------|
| | 87042300 |柴油型的其他超重型货车 |
| |----------|---------------------------|
| | 87043100 |汽油型≤5吨的其他货车 |
| |----------|---------------------------|
| | 87043230 |5吨<汽油型≤8吨的其他货车 |
| |----------|---------------------------|
| | 87043240 |汽油型>8吨的其他货车 |
| |----------|---------------------------|
| | 87049000 |装有其他发动机的货车 |
| |----------|---------------------------|
| | 87051021 |最大起重重量≤50吨的全路面汽车起重车 |
| |----------|---------------------------|
| | 87051022 |50吨<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全路面汽车起重车 |
| |----------|---------------------------|
| | 87051023 |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全路面汽车起重车 |
| |----------|---------------------------|

| | 87051091 |最大起重重量≤50吨的其他汽车起重车 |
| |----------|---------------------------|
| | 87051092 |50吨<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其他汽车起重车 |
| |----------|---------------------------|
| | 87051093 |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其他汽车起重车 |
| |----------|---------------------------|
| | 87054000 |机动混凝土搅拌车 |
|---------------|----------|---------------------------|
| 手持或车载式无线电话机 | 85252022 |手持(包括车载)式无线电话机 |
|---------------|----------|---------------------------|

| | 84151000 |独立窗式或壁式空气调节器 |
| |----------|---------------------------|
| | 84152000 |机动车辆上供人使用的空气调节器 |
| |----------|---------------------------|
| | 84158110 |制冷量≤4千大卡/时热泵式空调器 |
| |----------|---------------------------|
| 空气调节器 | 84158120 |制冷量>4千大卡/时热泵式空调器 |
| |----------|---------------------------|
| | 84158210 |制冷量≤4千大卡/时的其他空调器 |
| |----------|---------------------------|
| | 84158220 |制冷量>4千大卡/时的其他空调器 |
| |----------|---------------------------|
| | 84158300 |未装有制冷装置的空调器 |
--------------------------------------------------------


2001年6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架空线管理若干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32号


  《北京市架空线管理若干规定》已经2011年5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郭金龙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架空线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架空线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美化市容环境,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架空线的设置、埋设入地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架空线,包括设置在城市道路上空或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信息传输线缆、10千伏以下配电线缆、电车供电馈线线缆、城市道路照明供电线缆及其杆架。

  第三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架空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架空线的设置、埋设入地以及相关管理活动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 本市架空线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区控制、逐步入地的原则。

  第五条 设置架空线,应当经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依法需要取得规划、施工等行政许可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条 向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置架空线行政许可,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架空线设置用途、期限、地点、路由、长度等的说明;

  (二)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三)在他人所有的杆架上搭挂线缆的,应当提交与杆架管理人签订的使用和安全维护协议;

  (四)应当先行取得的其他行政许可证件。

  第七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审查申请设置的期限、地点、路由、长度等是否符合环境建设规划、本市架空线埋设入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容貌景观标准,图纸和施工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并在20日内依法作出是否准予设置架空线的书面行政许可决定。

  第八条 在五环路以内城市道路、规划新城范围内城市道路以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以下简称埋设入地区域),不得新设置架空线。确因工程建设、临时活动或者地下管道资源不足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设置的,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行政许可。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控制在埋设入地区域新设置架空线。

  第九条 设置架空线应当符合设置架空线行政许可决定确定的地点、路由、长度、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申请延续设置架空线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设置架空线的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的,应当清除架空线。

  第十条 架空线的所有权人和依照规定或者约定承担管理责任的单位(以下简称架空线管理人)应当履行以下维护管理义务:

  (一)在架空线的显著位置设置标识,标明架空线管理人名称和联系方式、类别、路由、行政许可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二)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 

  (三)及时向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管理单位提供设置信息;

  (四)发现架空线有折断、垂落、松动、倒塌、倾斜等影响安全或者市容景观的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五)及时清除废弃架空线;

  (六)发现在其杆架上出现擅自搭挂的线缆,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清除;不能清除的,应当向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或者发现架空线出现折断、垂落、松动、倒塌、倾斜等情况后,应当督促架空线管理人及时抢修,恢复架空线的正常状态;情况紧急的,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 埋设入地区域内已经设置的架空线,应当逐步埋设入地。

  市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园林绿化、广播电视、通信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编制本市架空线埋设入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架空线埋设入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应当与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和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城市道路大修计划相衔接。

  第十三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架空线埋设入地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地下管道建设单位、道路建设单位、架空线管理人任务,并负责协调、指导、督促任务落实。

  地下管道建设单位、道路建设单位、架空线管理人应当按照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任务,实施架空线埋设入地工作。

  第十四条 在埋设入地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或者实施城市道路大修工程的,应当同步建设各类相关地下管道设施,沿途架空线同步埋设入地。

  第十五条 实施架空线埋设入地的,应当对线路进行整合,有效利用地下管道资源。

  增值电信业务运营商应当利用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提供的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开展服务业务。

  第十六条 地下通信管道设施的所有权人应当为通信线缆所有权人提供开放、公平的管道服务。

  不同权属的地下通信管道之间在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

  第十七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架空线入地信息进行记录,并纳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园林绿化、广播电视、通信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实现信息共享。

  相关信息的管理应当符合保密工作规定。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本规定实施后,未经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置架空线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清除。

  无法确定架空线管理人的,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在公共媒体以及架空线所在地发布公告的形式督促架空线管理人改正违法行为,公告期间不得少于15日。公告期间届满,未改正违法行为的,由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清除。

  第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设置架空线不符合设置架空线行政许可决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二款,设置架空线的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清除架空线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清除。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一)、(四)、(六)项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五)项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清除。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地下管道建设单位、道路建设单位、架空线管理人不按照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确定的任务实施架空线埋设入地工作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架空线管理人逾期不改正的,由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清除。

  第二十二条 区县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组织清除架空线的,应当公告并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应当报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委托专业单位实施清除的,相关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按照规划、建设、交通、水务、安全生产、电力、通信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各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四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等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实施前未经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置的架空线,架空线管理人应当在市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期限内申请补办手续。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商业部


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1987年5月1日,商业部

一、根据国务院国发〔1984〕54号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及国家经委经质〔1984〕526号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二、本细则适用于JG型灌肠式饺子机。
三、饺子机产品生产企业不论隶属任何部门,均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在国家经委领导下,生产许可证统一由商业部颁发。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具有生产和销售产品资格。对无证生产的企业按国发〔1984〕54号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及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由商业部管理,办公室设于科技司质量管理处。联系电话:668581~2666。
其职责是:
1.制定和修订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2.审查和批准企业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3.审查产品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
4.审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应具备条件的检查验收报告。
5.办理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注销。
6.对取得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其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五、各地方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未设办公室的为地方经委)要积极参加本地区申请企业的检查工作,加强对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日常监督。商业部和地方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有权对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定期复查和不定期抽查。
六、饺子机产品质量检测由商业部饮服食品机械质量监测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七、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从批准之日起为五年。
八、申请企业经检测单位按商业部标准SB139—83《饺子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SB140—83《JG型饺子机技术条件》和SB141—83《JG型饺子机成型模结构基本参数》编制的“质量检验细则”(附件一)测试后,产品质量合格,并按“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应具备条件”(附件二)所规定的内容检查验收合格者,方能取得生产许可证。
九、生产许可证申请和审批程序
1.申请企业应填报“商业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在规定期限内(不超过六个月)按隶属关系经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审查后报商业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中央各部委直属企业由各部委负责审查后报商业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同时抄报地方经委(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2.商业部接到企业申请后,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企业进行审查验收,并对产品质量组织检测。专家组对企业检查和产品测试后将进行审议。合格者发给产品生产许可证,并报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备案和登报公布。
3.申请企业经审议不合格者允许进行不超过半年的整顿,再次提出申请,经第二次检查和测试仍不合格者,则取消申请资格。
4.企业对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注销有异议时,可向商业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提出复审要求。如复审决议后,仍有异议,企业可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申请裁决。复查、裁决所需一切费用由申请企业支付。
十、企业在取得生产许可证后,如发现产品质量有明显下降,在限期内达不到要求。或将生产许可证转让其他企业使用等现象,将对企业提出警告,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
十一、企业停止生产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后,原产品生产许可证自行失效,企业应将该产品生产许可证交回商业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注销,商业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上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备案。
十二、凡取得饺子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在该产品铭牌、包装箱和使用说明书上标明生产许可证标记和编号。
十三、生产许可证管理收费办法。
1.根据有关规定,本着尽量减少申请单位开支和收费单位不盈利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2.收费标准
(1)生产许可证申请费(包括审查人员差旅费)1500元。
(2)管理费(包括上交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和返回地方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部分)500元。
(3)产品测试费将参照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收费标准执行。
申请、管理等费用的收款单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机械局。开户行:北京市农行营业部。帐号:511019—25。
十四、发放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工作人员守则”,违犯者给予批评,直至纪律处分。
十五、凡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一经查出,立即吊销生产许可证,并通报批评。
十六、本细则解释权属商业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十七、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