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主要农作物灾后生产恢复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1:07:04   浏览:856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主要农作物灾后生产恢复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主要农作物灾后生产恢复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办农[2008]21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经)厅(委、局):

  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西北东部和南方大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江西等20个省(区、市)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目前正是灾后恢复生产的关键时期,为推进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产丰收,实现全年种植业生产目标,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部制定了油菜、蔬菜、柑桔、小麦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为将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低温冻害给农作物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要针对灾后可能发生的田间渍害、病虫为害、蔬菜短期供应紧张等问题,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早制定应对预案;要加强与财政等有关部门的配合,积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争取增加抗灾救灾和生产恢复资金;要按照冬季损失春季补、灾区损失非灾区补、面积损失单产补的总体思路,一手抓好恢复生产,一手抓好春耕备耕,把困难和问题分析得更透一些,把政策和措施落实得更实一些,采取最直接、最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年生产目标的实现。

  二、细化工作措施

  各地要在我部油菜、蔬菜、柑桔、小麦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搞好灾情评估,摸清受灾底数,增强灾后恢复生产措施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灾情和农民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细化、实化各项工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

  三、强化督导指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专家、农技人员和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举办不同层次的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提高农民生产自救水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灾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要强化部门配合,加强省际协调,搞好应急种子、种苗、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对区域性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上报;要加大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种子、化肥、农膜等价格监管,控制价格上涨,确保满足灾区恢复生产需要。

  附件:1.油菜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2.蔬菜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3.柑桔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4.小麦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二〇〇八年二月十五日

  附件1:

油菜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一、灾情及影响

  据我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4日,湖南、江西、贵州、湖北、四川、广西、浙江、重庆、云南、江苏、陕西、河南、甘肃等省(市)油菜受灾面积4891万亩,占全国秋冬种油菜面积的48.4%。其中成灾面积2777万亩,占受灾面积的56.8%;绝收面积615万亩,主要集中在贵州、江西和湖南三省。

  从油菜苗情类型看,冻害最重的有三种苗:一是前期生长发育旺盛的大苗,其中出现早薹早花的油菜全部受冻;二是播栽偏晚的小苗弱苗,由于根系浅,植株抗冻能力弱,有的整株被冻死;三是部分播种、移栽较迟,长势中等但施氮水平偏高、叶片嫩绿的田块,受冻也较重,幼嫩的叶片已出现萎蔫、坏死。冻害的症状主要是薹茎冻裂、萎缩下垂或折断,呈水渍状;叶片受冻呈烫伤状萎蔫,然后逐渐失绿变黄,严重时变成枯白,也有部分叶片因严重积雪造成机械损伤。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狠抓抗灾减损,努力提高单产,扩大春播面积,发展多种油料”的总体思路,强化落实灾后恢复措施,努力降低因灾产量损失;强化灾后田间管理和生产投入,努力提高油菜单产水平;积极扩大春油菜等春播油料作物面积,争取实现以春补冬;努力扩大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其它油料作物种植,确保今年食用植物油生产和供应。

  (二)目标任务

  油菜灾后恢复生产总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恢复油料生产目标。具体目标是:确保油菜面积明显恢复,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主要任务是:加强灾后田间管理,促进油菜恢复生长。重点落实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是清沟沥水,培土壅根。化雪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田内三沟,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加深田外沟渠,预防渍害发生。解冻后可利用清沟的土壤进行培土壅根,特别是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更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

  二是摘除冻薹,清理冻叶。对已经受冻的早薹油菜,融冻后应在晴天及时摘除冻薹,以促进基部分枝生长,弥补冻害损失,切忌雨天进行,以免造成伤口腐烂。要及时清除呈明显水渍状的冻伤叶片,防止冻伤累及整个植株,对明显变白或干枯的叶片要及时摘除。

  三是补施追肥,喷施硼肥。对薹茎受冻的田块,要视情况适当施肥,每亩追施5­-7公斤尿素,以促进分枝生长。叶片受冻的油菜,要普遍追肥,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长势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用量,使其尽快恢复生长。同时要适量补施钾肥,每亩施氯化钾3-4公斤或者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1-2公斤,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灌浆壮籽。另外,每亩叶面喷施0.1%-0.2%硼肥溶液50公斤左右,以促进花芽分化。

  四是加强测报,防治病害。油菜受冻后,较正常油菜更容易感病,要加强油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密切注意发生发展动态。对发生菌核病的田块,要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对发生蚜虫为害的田块,要及时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三、工作措施

  (一)制订工作方案,加强生产指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研究制订油菜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组织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指导组,及时深入灾区,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强化灾后恢复生产的工作指导。

  (二)落实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水平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及时制订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指导。尤其要发挥好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的作用,组织专家深入灾区,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示范,努力将油菜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农户到田间。

  (三)关注次生灾害,准备应对措施

  一要针对受灾油菜叶片萎蔫,茎秆断裂,植株机械损伤严重,抗病性明显下降,重点防止菌核病和霜霉病的流行为害。二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尤其要关注长江中游长期低温阴雨天气的出现,及时进行应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覆盖等措施,增强油菜抗低温的能力。

  (四)召开现场会议,组织技术培训

  各地要适时召开油菜灾后恢复生产现场会,进一步掌握油菜受灾的具体情况,交流各地灾后恢复生产的经验,现场观摩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研究落实灾后油菜恢复生产和加强其他油料作物生产等有关工作。

  附件2:

蔬菜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一、灾情及影响

  据我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4日,湖南、江西、贵州、湖北、四川、安徽、广西、浙江、广东、重庆、云南、江苏、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福建、上海、宁夏、山西等20个省(区、市)因低温冻害蔬菜受灾4208万亩,占全国秋冬种蔬菜面积的32.4%。其中成灾2043万亩,绝收670万亩。另据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江苏、四川、浙江8省不完全统计,此次蔬菜受灾减产约2600万吨,减幅高达33%,其中露地蔬菜减产2280万吨,减幅35%,设施蔬菜减产320万吨,减幅25%;倒塌大棚50多万亩;冻死春夏蔬菜秧苗150多亿株,占育苗总株数的37%。

  从当前看,灾区露地蔬菜大面积冻死,设施蔬菜不仅倒塌受损受冻,而且受低温寡照高湿的影响基本停止生长,病害加重;由于交通不畅,外埠菜运输不畅,蔬菜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从今后看,随着灾情的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受融雪冰冻、渍害以及连阴雨雪后陡晴失水、霜冻的影响,南方露地叶菜还将大面积受损,将影响2月至3月上中旬上市的蔬菜品种和数量,供需矛盾突出;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随着天气转暖,灾后抢种速生叶菜陆续上市,数量增加,供需矛盾将逐步缓解;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南方大棚瓜、豆类蔬菜陆续上市,市场上蔬菜品种和数量进一步增加,但由于低温冻害毁苗比例大,茄果类蔬菜供需矛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进入6月,随着各种露地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市场供应将逐步恢复正常。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各蔬菜产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修复灾毁设施,积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树立蔬菜供应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努力做到灾区损失非灾区补,面积损失单产补,果菜类损失速生菜补,应急供应芽苗菜补,增加总量,丰富品种,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价格平稳。

  (二)目标任务

  灾区做好抢修大棚、抢发芽苗菜、抢种速生叶菜、抢育果菜类秧苗的“四抢”工作,恢复灾区生产,南菜北运及北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扩大生产,缓解灾区春夏蔬菜供应压力,稳定全国蔬菜市场。

  一是抢修大棚。组织湖北、安徽、江西、贵州、江苏、四川、浙江等省区市,抢修倒塌大棚60万亩,争取2月完成投入生产。二是抢发芽苗菜。芽苗菜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可有效缓解灾区蔬菜供需矛盾。各地要利用大棚、日光温室及空闲民房,大力生产豌豆、绿豆、黄豆、萝卜、荞麦芽等芽苗菜,减缓供应压力。三是抢种速生叶菜。灾后迅速抢播一茬大棚普通白菜、大白菜、青蒜苗、香菜、生菜、苋菜等速生菜150万亩,争取早春上市。四是抢育果菜秧苗。抓紧时间利用大棚、温室电热温床等快速育苗,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集约化育苗,争取尽快改种大棚瓜、豆类蔬菜,补种露地茄果类蔬菜。计划抢育果菜秧苗80万亩,共出苗400亿株,满足1000万亩蔬菜用苗需求。五是扩大南菜北运基地蔬菜生产。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区市抓紧生产叶类、瓜类、豆类等蔬菜100万亩,其中速生叶菜60万亩,速生果菜40万亩,力争1-2个月就能供应全国市场。六是扩大设施蔬菜产区生产。日光温室抢播或套种一茬普通白菜、大白菜、青蒜苗、生菜等速生菜,争取3-4月上市;适当调整大棚早春蔬菜品种结构,增加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面积。

  三、工作措施

  (一)制定恢复生产措施

  各地要抓紧制定灾后恢复生产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方案,责任到人,分工负责。

  (二)强化科技救灾

  各地要选派专家组,深入灾区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重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工作。要在重灾区创建示范点,展示种植模式、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周边地区恢复生产。要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播放录像、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将技术传授给灾区农民,提高灾后恢复生产的科技水平。

  (三)加强种苗调剂供应

  进一步调度各地种子储备状况,详细了解灾区种苗需求情况,立足灾区自给,及时协调有关省组织种苗调运,确保灾区恢复生产用种用苗。

  (四)加大农资监管力度

  各地要加强农资化肥、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价格监测,必要时建议当地政府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控制价格上涨,确保灾区增加生产投入、提高单产。要加强种苗质量监测和检疫,确保种子质量,防止检疫性病害传播。同时,要严厉打击乘机销售假劣农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五)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当前露地蔬菜病虫害主要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上的斑潜蝇、蚜虫、红蜘蛛、茶黄螨、白粉病和霜霉病等,大棚蔬菜病害主要有瓜果类蔬菜作物上的茄子绵疫病、番茄早晚疫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疫病、辣椒白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和黄瓜细条病等。冰雪天气对露地蔬菜病虫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大棚蔬菜病害流行有利。灾后露地和大棚蔬菜病害都将加重流行,露地虫害发生减轻。要针对上述情况,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预案。密切关注灾区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制定防控预案。二是加强预报。在防治关键季节,加强预报,为科学防控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三是组织防控。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启动防控预案,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确保灾后病虫不造成重大危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成立灾后恢复生产专门机构,整合农业系统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灾后恢复生产的协调、计划、督导。

  (二)增加资金投入

  各地要增加投入,承担大部分修复大棚、温室等设施所需资金,向重灾区免费提供种子,加大集约化育苗场(中心)建设扶持力度。

  (三)搞好产销衔接

  加强市场监测,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延长“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实施期限,保证蔬菜运销畅通。

  (四)实施政策性保险

  对已实施蔬菜生产保险的地区,抓紧开展保险理赔工作,按照合同约定,以及做好核损理赔工作,兑付保险钱款。对未实施实施政策性保险的地区,争取将蔬菜设施生产、集约化育苗等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

  附件3:

柑桔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一、灾情及影响

  据我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4日,柑桔等果树受灾面积1893万亩,其中成灾1016万亩,绝收286万亩。分区域看,全国三大柑桔优势产业带均受到影响,其中赣南-湘南-桂北柑桔带受灾最重。从受灾品种看,脐橙受灾最重,尤其是幼树受灾严重。赣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闽西-粤东两大区域主要是树体受损或冻死,长江上中游柑桔带除树体受灾外,还有大量挂树保鲜的柑桔受冻。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立足生产自救,尽量减轻灾害损失,迅速恢复生产能力;立足科技救灾,提高各项技术的到位率,增加单产弥补因灾损失,保障有效供应;立足协调发展,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非灾区积极扩大种苗生产,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调优品种结构。

  (二)目标任务

  指导灾区做好抗大灾和持续抗灾的思想准备,因地制宜将各项防冻抗灾措施落到实处,做到受灾成年果园不减产或少减产;受灾幼年果园及时补种良种苗木;受灾良种苗木繁育场生产能力不下降。

  一是及时适量修剪或锯干。在柑桔萌芽之后进行修剪,尽量保留未冻枝梢的枝叶。对受冻后其叶片干枯不脱落,枝梢尚好的柑桔树及早摘除叶片;如果部分枝梢冻死干枯,应将枯死的枝梢剪除;如果整个树冠被冻死,就要进行截干,利用基部隐芽萌发的枝条,在饱满芽处短截,促其分枝,培养2~3个生长健壮的枝条为骨干枝。修剪后,其剪口要涂以波美5度石硫合剂消毒,以防病菌感染。

  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在树体萌芽前10天左右追施第1次肥,以速效氮、磷、钾肥为主,并增施有机肥料。萌芽后10~15天进行第2次追肥,可适当增加用肥量。追施方法以放射状沟施或环状沟施,其深度在60cm左右,以不切断根系为宜。柑桔树特别是山地柑桔园受冻后如果遇到春旱,应及时适当浇水。浇水应“多吃少餐”,每次浇水以浇透为宜。

  三是防止次生病虫害发生。冻害之后柑桔树体衰弱,容易感染病害。各地要及时制定防控预案,加强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启动防控预案,确保灾后病虫不造成重大危害。可用石硫合剂配成涂白剂,均匀地涂抹在主枝和主干上,以防病菌侵入。对冻害产生的伤口要用小刀刮治,范围超过病斑1厘米,深度达到木质部,刮后先用75%酒精消毒,然后涂药,间隔7天后再涂药1次,药剂可以使用一般的灭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等。

  四是适当疏花恢复树势。受冻柑桔树主要是以保树和恢复树势为目的,一般不宜结过多的果,所以要及时适当疏花。对受冻较轻的结果母枝可少疏;对受冻较重及坐果率低的花枝和无叶花枝要多疏,以减少花量。

  三、工作安排

  (一)抓紧制定恢复生产意见

  各地要抓紧时间制定灾后恢复生产的措施,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方案,责任到人,分工负责。

  (二)成立灾区专家指导组

  我部将组织成立灾区柑桔恢复生产专家指导组,因地制宜指导各地恢复生产。各地也要成立专家组指导恢复生产。

  (三)召开科技救灾现场会

  冻害对柑桔生产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随着天气逐渐转晴,辐射降温和融雪降温将进一步加剧柑桔园的冻害,这是柑桔防冻的关键时期,我部组织召开柑桔科技救灾现场会。

  (四)加强苗木生产和调剂管理

  各地要切实加强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场的生产和在圃苗木的管理工作,苗木充足的地区要随时做好调运准备。同时,我部将发布各地适栽柑桔品种目录,鼓励发展无病毒容器苗,提高全国柑桔产业的整体抗灾防变能力。

  (五)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必要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控制化肥、农膜、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确保灾区增加生产投入、提高单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成立灾后恢复生产专门机构,整合农业系统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落实责任制,加强灾后恢复生产的协调、计划和督导,确保各项恢复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二)增加资金投入

  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与财政等有关部门协调,从救灾物资、设施修复、促进产销衔接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三)尽快修复果茶良种苗木繁育场

  各级农业部门要帮助本区域内的果茶良种苗木繁育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修复灾毁设施,利用一切可能发挥作用的设施,迅速组织果茶苗木生产。要根据灾毁情况及时统计受损面积,帮助苗木繁育场积极申报各级财政补贴。

  (四)实施政策性保险

  已开展柑桔生产保险的地区,抓紧开展保险理赔工作,按照合同约定,做好核损理赔工作,及时兑付保险钱款。未实施开展政策性保险的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将柑桔容器育苗、结果树生产等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

  附件4:

小麦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一、灾情及影响

  据我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4日,全国小麦受灾面积876万亩,其中成灾285万亩,绝收26万亩。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小麦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一是冻害。目前已导致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麦区部分春性小麦品种幼穗遭受冻害;黄淮海和西北部分地区播期偏晚、苗情偏弱的小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二是渍害。雨雪过后,温度回升,冰雪融化,田间湿度加大,排水条件较差的部分麦田渍害可能加重。三是病虫草害。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由于南方麦田湿度较大,预计今年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和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流行的风险较大,部分麦田杂草可能偏重发生。同时,雨雪天气增加了土壤墒情,为春季田间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低温天气对部分病虫害和部分旺长小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冬季损失春季补、灾区损失非灾区补、面积损失单产补的思路,一手抓当前抗灾减灾,一手抓春季田间管理;一手抓灾区恢复生产,一手抓全国小麦生产;紧紧围绕“加强管理、扩大面积、防治病虫”三大任务,切实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努力扩大春小麦播种面积,认真落实病虫害防控措施,确保今年夏粮生产继续稳定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今年春耕生产总体目标是:确保大灾之年小麦不减产,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具体目标是:全年小麦面积稳定在3.4亿亩左右,单产在去年基础上再提高1个百分点。

  (三)主要任务

  一是切实抓好小麦田间管理。今年要突出一个“早”字,狠抓一个“实”字,千方百计将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落到实处。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要重点抓好受冻小麦的恢复生长,做好排水降渍工作;黄淮海麦区、西北麦区要重点抓好晚播弱苗的升级转化。

  二是努力恢复春小麦播种面积。冬春麦混播区及东北春麦区要在有条件地区适当恢复春小麦播种面积,实现以秋补夏,确保总产稳定,促进产需平衡。同时,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促进小麦品质提升。

  三是认真抓好病虫草害防治。要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强化预测预报,密切关注灾后麦田各类病虫和杂草的发生趋势,及时发布信息,指导科学防治。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

  三、工作安排

  (一)及早制订工作方案

  根据农业部灾后恢复生产工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研究制订小麦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迅速组织工作指导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深入灾区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制订和落实田管措施。

  (二)狠抓生产技术指导

  各地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地区、分品种、分苗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指导技术方案;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座、印发资料、发布信息等形式,开展苗情调查、巡回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把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对于受冻麦田,要在返青期追施三元复合肥,促分蘖发生、小蘖成穗;对于冬前群体不足或苗小、苗黄、苗瘦的三类麦田,要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追肥浇水;对于地力水平中等、冬前群体较足的二类麦田,要在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对于基础地力较好、总茎蘖数适宜的一类麦田,要在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对于磷钾肥用量不足的田块,要合理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促进小麦生根、长蘖和苗情转化。

  (三)密切关注次生灾害

  要密切关注次生灾害的发生发展,特别是病虫草害和渍害的发生趋势,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切实把次生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建立完善条锈病监测和防治应急制度,继续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增强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坚决防止条锈病扩散蔓延。要及时清沟理墒,防止出现渍害;要及早安排化学除草,减轻杂草为害;要提早制定小麦“倒春寒”的防范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四)切实抓好农资调剂供应和市场监管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用肥高峰即将到来,各地要切实抓好化肥调剂和供应,确保货源充足;要按照我部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工作要求,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防止化肥、种子等农资趁灾涨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五)努力推进小麦高产创建

  要坚持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思路,扎实抓好小麦高产创建年活动,确保实现小麦平均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要重点抓好我部确定的150个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的创建工作,落实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抓好主体培训,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保每项技术、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措施到田;要加强协调配合,充分调动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强化资金扶持

  要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增加抗灾救灾资金,加大对灾区恢复生产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灾后重建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做好受灾地区良种田的重建和恢复,确保今年秋冬种用种数量和质量。

  (三)强化政策支持

  要落实好农资增支综合直补,争取提高灾区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促进灾区尽快恢复生产;要继续抓好测土配方施肥,争取扩大辐射带动范围,促进小麦单产提高;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抓好小麦生产的积极性。

  (四)强化信息服务

  要通过发放资料、编写墙报、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把救灾有关技术措施、物资供应、灾情、病虫害等信息及时发送给广大农民,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政府令第218号



  《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已经2003年7月1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二○○三年七月十七日


  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江苏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条例》、《省实施办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和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由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和财政、公安、民政、商贸、教育、宣传、物价、交通、药品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市容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条例》、《省实施办法》和本办法等规定,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落实到辖区单位、街道(镇)以及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组织,应当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为处理突发事件做出的规定。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一线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刁难、歧视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给予必要的帮助。


  第二章 报告与信息通报

 第八条 本市建立下列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制度:
    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病症状、地点、时间、人数、波及人群或潜在影响等;
    4、在传染病疫情暴发和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1、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机构为责任报告人;
    2、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责任报告人应当及时向所在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并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点、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
 (三)职业中毒报告制度:
    1、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用人单位和接收职业中毒事故患者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人;
    2、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责任报告人应当及时向所在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并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九条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卫生行政部门。
  区县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有《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毗邻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毗邻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通报后,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十一条 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授权的省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突发事件信息,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宣传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广泛传播,便于公众知晓。

 第十二条 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各自的突发事件举报电话,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其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


  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处理

  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实施方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物资储备。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保证其开展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测、卫生防护等工作的物质条件,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全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全民应急处理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建立统一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实施方案,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覆盖市、区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急救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的突发事件信息平台系统,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信息管理工作,并与相关部门信息联网。

 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机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分别制定监测计划,开展突发事件的监测工作。

 第二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并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在决定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当立即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各区县人民政府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群防群控,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封锁、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公共卫生措施等项工作,并向居民、村民宣传有关突发事件处理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科学预防知识。

 第二十四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加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可以根据疫情流行状况及传染病分类管理的规定,对流动人口做出查验、限制流动的决定。

  第二十五条 对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医院隔离观察、家庭隔离医学观察或者指定其他地点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
   对从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返回的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作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
  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被隔离观察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被隔离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监督管理和后勤保障。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受到病原体严重污染的场所设置隔离控制区域,在周围设立明显标志,并向社会公告。隔离控制期限由批准设置隔离控制区域的机关决定。

  第二十七条 交通、铁路、民航、旅游、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决定,对出入传染病流行区域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物资实施卫生查验,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受查验者应当如实填报健康等有关情况,不得逃避查验,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第二十八条 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医学措施,应当予以配合。不予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指定医院承担传染病集中收治任务;其他各综合性医院承担非传染病的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
 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现有医疗机构中设立符合要求的传染病分院或病区;或者进行定点建设、使其具备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的能力。
 建制镇所在地应当办好一所镇卫生院,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镇卫生院医疗救治设施的建设,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十条 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隔离、消毒条件,配备必要的救治设备;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安排合理的人流、物流走向;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接触传染病病人或者进入污染区的人员应按规定进行防护消毒。

 第三十一条 完善本市急救中心的建设。根据城市布局和人口数量,按照就近、救急的原则,建立院前急救网络、基层急救医疗站。

 第三十二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对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现场救援与应急医疗救护。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请求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支援。

 第三十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需要,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施、设备、器材、药品、卫生人员、医学科研成果及其应用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调配。

 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应当接诊治疗。不得推诿、拒绝,实行接诊医生首诊负责制。所需费用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奖 惩

 第三十五条 除负有特定报告义务的人员外,任何人发现突发事件或者相关人员,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并经证实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奖励。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和《省实施办法》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依法给予警告直至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完成任务的;
 (二)未建立严格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的;
 (三)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调度的;
 (四)未按要求保证和落实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资金和物资的;
 (五)对突发事件现场、人员等未采取控制措施的;
 (六)未及时对突发事件中已感染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的;
 (七)违反应急处理规定、延误时机的。

  第三十八条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隐瞒病情或拒绝接受对其采取的医疗措施而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有关单位对其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开除处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同意《陕西省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实行税务部门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下简称“社会保险费”),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高社会保险社会化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税务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第一、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得力措施,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征缴率,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及时足额征缴入库。第二、要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在税务
征缴工作中,财政、劳动、税务等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协作,统一步调,协调一致,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和解决征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税务征缴工作顺利进行。

陕西省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社会保险费征收和缴纳管理工作,确保社会保险金发放,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9〕第259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省境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含个体工商户)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以下简称社会保险费),统一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第三条 已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费登记手续的企业(单位),应在2000年4月30日以前到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缴纳社会保险费登记手续。新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单位)应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后15日内携带有关资料,到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缴纳社会
保险费登记手续。
第四条 社会保险费由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单位)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计算依据,职工个人以本人工资收入为计算依据,按规定的缴费率缴纳。个人缴纳部分由所在企业(单位)按月代为扣缴。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每月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关基础数据,由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提供给同级地方税务机关,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第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数据,使用《陕西省社会保险费专用缴款书》,在企业(单位)和个人申报、征缴纳税的同时,将社会保险费征收入库。
第六条 各银行根据地方税务机关开具的《陕西省社会保险费专用缴款书》,在2日内将社会保险费从企业(单位)的基本账户中划入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关基金收入账户。
第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每月10日前将相关基金收入账户资金全部划入同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第八条 财政部门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按月分解,并于每月5日前将款项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划入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关基金支出账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财政部门监督使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账户可暂存1至2个月的基
金支付费用。
第九条 各企业(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缴或拖欠。凡未经批准逾期不缴或故意少缴、漏缴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追缴欠缴数额,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对拒不缴纳的,地方税务机关有权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
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条 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减免社会保险费。企业(单位)缴纳确有困难的,可根据《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缓缴。经核批后方可缓缴,但缓缴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地方税务机关应将企业(单位)的缴费情况
及时传递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中所使用的有关专用票据,由省地方税务局统一印制、管理、发放。
第十二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征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业务费和征收人员的酬金,实行目标考核奖励并与征缴实绩挂钩的办法核拨。即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社会保险基金应征缴金额90%的,按实际征缴金额的0.6%核拨;超过应征缴金额90%的,每超过1个百分点,增拨实际征缴金
额的0.05%;未达到应征缴金额90%的,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减实际征缴金额的0.05%;清缴以前年度欠费的,按实际清缴金额的5%核拨。征缴养老保险费所需业务费和征收人员酬金,由省地财政核拨;征缴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所需业务费和征收人员酬金,由当地财政
核拨。
第十三条 实行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后,经编制、人事、财政部门批准,地方税务机关可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选调从事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相关人员到地方税务机关从事征缴工作。
第十四条 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0年5月1日起实施。



2000年3月21日